解决方案

《大气中国》报告发布:提前实现2025年优良天数目标
2025年上半年液相色谱仪海关数据盘点:进口金额高达14.88亿元!国产液相色谱技术亟待加强
《大气中国2022: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》及其特别篇《十年清洁空气之路,中国与世界同行》发布。报告显示,2021年,我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7.5%,提前实现2025年优良天数目标。
】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,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最新报告《大气中国2022: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》及其特别篇《十年清洁空气之路,中国与世界同行》。报告显示,2021年,我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7.5%,提前实现2025年优良天数目标。
“到2025年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.5%。”是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的主要目标之一。根据《大气中国》报告显示,2021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增至218个,同比增加了16个城市;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.5%,2025年空气优良天数目标提前实现。同时,168个重点城市的6项标准污染物也首次实现整体年评价浓度全部达标。
此外《十年清洁空气之路,中国与世界同行》报告横向对比了全球20个国家在清洁空气与气候变化领域的进展与成绩,结果显示,中国在过去10年间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.4%,多项排放控制标准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。根据数据表示,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。
随着我国对大气环境的重视程度加深,以及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(GB3095-2012)》、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、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近年来,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成效显著,重点地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,蓝天白云逐渐成为常态。
双碳”目标提出后,我国推动源头治理方针,强调结构调整,减少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,极大的改善了大气污染程度。2021年,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较2013年增长26%,而煤炭消费量基本持平,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7.4%降至56%。清洁能源占比上升到25.5%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稳居世界第一。
报告建议,适时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,以更高的要求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,同时持续科学推进能源、交通、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低碳转型,助力全面迈入“减污降碳、协同增效”新征程 。
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项目总监万薇指出,当前我国开展PM2.5监测的城市年均浓度平均值已经低于标准限值要求。“过去十年,中国空气质量标准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,继续提标可以进一步保护公众健康。”收藏 3分享至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